我们常说,东莞楼市是分化的,而且势头还将持续。
那么,分化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对此,置业又该注意什么?
这里,笔者就简要阐述下。
一、规划高度
一个区域会否成为一座城市的中芯,产业怎么发展,能级高度如何......,规划起着不小的作用。
由之前的“三位一体”,到最新的“一主两副”,无不赋予了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的高站位、高定位。
◇ 图源《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
中心城区,是东莞唯一主中心,精华主要在“一心两轴三片区”:一心:行政文化中心;两轴:东莞大道、鸿福路;三片区:南城国际商务区、黄旗南生态科创区、三江六岸历史休闲区。
松山湖,按区域来看:中部定位为松山湖行政文化中心,松山湖科学城“中心科教研创组团”所在;南部、北部则侧重产业发展,其中北部是定位为松山湖的CBD。
滨海湾新区,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新区域,主要由虎门、长安部分面积构成,其中虎门面积占了近7成,新区大致分为交椅湾、沙角半岛、威远岛3大板块。
于东莞而言,它是继城区、松山湖后的又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区域,定位为东莞的副中心,毫无疑问会是未来的价值高地;于湾区而言,它处在几何中心位置,是100km“黄金内湾”的重要节点,毗邻深圳重点推进建设的前海、广州重磅推进的新区南沙,在大湾区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 “黄金内湾”范围示意,图源网络
有着规划加持,它们也是获得各类资源倾斜的区域,近年蜕变速度都算比较亮眼。
比如中心城区:
◎ 市民服务中心三期商业、万象城、东莞香港中心商业、鹏瑞天玥高定商业、招商湾熙中心商业都要来了,将会陆续面市;
◎ 火炼树旧改、立新社区九头村旧改,近一两年明显感觉推进进度加快;
◎ 光大天骄国际、东莞国际金融大厦,这些烂尾多年的项目都被盘活了起来;
◎ 三江六岸一期在2021年迎来开放后,今年也将开放二期;
◎ 东莞大道、总部基地片区、莞太路、第一国际商圈道路,以及坝新路、和谐路、胜利路优化陆续上马;
◎ 菊香苑、稻花村小区改造......
比如松山湖:
◎ 近年引进了松山湖未来学校、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为代表的优质教育配套;
◎ 以科学公园为代表的生态配套,纷至沓来;
◎ 腾讯云确认进驻松山湖,而与东莞完成签约的新能源巨头企业--宁德时代,业内也传闻有望在此落户;
◎ 位于松山湖北部的一座大剧院在建设中;
◎ 湖区首座大型商业体--华润万象汇正式开业,华侨城欢乐海岸在建设中......
◇ 松山湖科学公园效果图,图源网络
◇ 松山湖欢乐海岸效果图,图源网络
◇ 松山湖北部的大剧院效果图,图源网络
比如滨海湾新区:
新区自启动建设以来,投资已累计超4000亿,迎来了系列生态、教育、商业、交通配套以及以vivo、小天才、欧菲光等为代表的优质产业项目落地;首宗纯新商住项目,也已在建设中......
至于其它区域,不是说没有什么利好规划加持,而是有些地方的规划高度以及兑现速度,明显不如上述三个亮眼。
二、“学铁商”配套
“学铁商”配套,业内把它们称作是影响房产价值的重要“三件套”。
-- 学校教育
莞城在多方面的表现,算是落后于不少区域了,但是它的学区房热度是挺高的,即便是楼龄较大的房源,甚至是遭受过火灾的房子也有家长竞价“盘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教育实力高。
◇ 莞城成交的某曾受火灾的学区房,图源网络
除了莞城,南城、松山湖的整体教育水平也是处于东莞头部梯队,未来它们在这方面可能会超越莞城。
-- 轨道交通
轨交对于房产价值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一太平戴维斯就有对此作过相关调研论证。
目前,东莞地铁主要在建的是1号线、2号线三期。
1号线里程长、站点多,相比在营的2号线一二期,更多镇街能够受益。值得一提的是,鸿福路站作为1号线与2号线唯一交汇站点,预计会是最大“赢家”;没有站点规划的镇街,可能差距又被进一步拉开了。
今年以来,1号线建设动态频传,2025年通车或会成真。
◇ 东莞地铁1号线走向示意图,图源网络
2号线三期,则主要利好虎门、滨海湾新区,预计2027年通车。
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广深第二高铁设站蛤地”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蛤地片区价值的思考。除了广深第二高铁、在营的东莞地铁R2线外,未来东莞地铁R6、R12线也会途径这里,因此这或会是未来的又一价值高地。
-- 商业配套
当前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无疑是城区,尤其是南城、东城。
◎ 正如前面提到的,南城除了现有的商业Mall外,还将迎来一系列商业项目面市,这里就不再重复阐述;
◎ 东城除了东城万达、世博广场、星河城等商业体外,还将迎来瑧山境商业、瑧山汇商业、火炼树商业、洋杞坑旧改商业、九头村旧改高田商业等等项目面市。
◇ 南城新商业万象城效果图,图源网络
另外,此前在商业配套方面备受诟病的松山湖,也在发力当中;滨海湾新区,在启动建设的短短几年内也迎来了商业项目,比如湾区1号、华润万象天地奥莱商业体。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反观有些镇街,居然连个像样的Mall都没几个、甚至完全没有,有点遗憾。
三、产业水平
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要看产业。
纵观世界,无论是美国的硅谷,还是在中国的深圳南山、佛山千灯湖,这些产业高地往往都是房价高地。
南城、松山湖能够成为东莞房价高地,也离不开其代表产业做出的贡献(南城主要代表产业是金融业、电子信息业等;松山湖主要代表产业是高新技术、科创产业)。
◇ 松山湖华为欧洲小镇实景,图源网络
长安、虎门,也是产业表现优秀的镇街,也算是东莞高价值区域。还有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单从产业角度考虑)。
四、人口数量与质量
房产的价值,较大程度在于供求关系。人口绝对数量、密度较高的地方,置业需求一般更为旺盛。
但是,它们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人口质量表现才更值得商榷,这主要体现在高学历人口占比、认定人才数量等几方面。
◇ 东莞各镇高学历人口占比,图源网络
一般而言,规划、配套、产业表现比较突出的区域,人口质量会比较高(一般≠绝对)。
五、旧改蜕变
早前上层定调,要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东莞位列特大城市,自然是政策照顾的对象。
而且东莞当前土地开发强度较高,超过54%,比肩深圳,推进旧改意义重大。一方面有焕新城市面貌的需要,另一方面有为配套、产业落地“腾挪”空间的需要。它的推进,对于助推区域价值无疑具有一定作用。谁能跑在前面、项目得以相继成功落地,谁的价值就得以快速焕新。
其实,东莞基本每个镇街都有划定旧改,不过在行情尚未明朗、旧改红利退潮、房企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东莞旧改短期难以普遍“开花”,且今年召开的动员大会就有透露,中心城区4大街道是率先重点推进的区域。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位于“头雁”计划的项目、位于核芯区域/高潜力区域的项目进展较快,比如东城火炼树旧改、洋杞坑旧改、九头村旧改。
◇ 火炼树旧改实景(部分),图源网络
南城的红山路旧改、鸭仔塘旧改、彭眼村旧改,近期也出现了些新动态,虽然算不上是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如约落地值得期待......
◇ 彭眼村旧改范围示意,图源网络
至于其它区域,整体来看音讯较少,有的甚至未能如约摘牌、终止出让,这些或是房企出于综合价值、风险考虑的结果吧。
六、土拍新政
上周,媒体广泛报道了「自然资源部发文建议取消地价上限、已有多个城市执行落地」的消息,引起了不小波澜。业内消息指出,东莞也将跟进,土拍重回“价高者得”。
◇ 图源财联社APP
此举的出发点,预判是借由土地端传导积极向好信号,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大众对于楼市的信心问题,从而利好楼市回暖。
但是,这也可能进一步造成房价分化。
一方面,对于核芯区域的核芯/高潜力板块宗地,预计会引来热抢,甚至可能刷新所在区域板块的新高,“面粉”价贵,一般“面包”价不会便宜到哪去,因此对应新房房价可能会创新高;另一方面,对于素质不太优秀的地块,取消地价上限则基本不会发挥作用,可能依然无人/鲜少有人问津。两种情况叠加来看,区域/板块间的房价差异或会更大。
七、楼盘表现
房产价值分化,会体现在区域、板块、楼盘、房源之间。
简单来说,除了上述的外在因素,还不可忽视楼盘的表现。
首先整体来看,产品力越强的楼盘,价值会越有优势。而产品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外立面用什么材质、高不高档、颜值高不高,楼栋采用什么结构,园林打造得怎么样,车库打造得怎么样,户型设计怎么样......
再者,物管团队的水平也会影响房价水平,毕竟好的物业会把小区维护保养得更好、服务也更到位,生活体验更佳。
◇ 物管团队示意,图源网络
最后,受居住舒适性的差异影响,同一小区不同房源也将出现分化。比如在不同面积段之间、三房与四房之间的分化,在不同楼栋之间会有分化,在同一楼栋不同楼层/不同朝向之间会有分化......
说了这么多关于分化的内容,置业该注意什么呢?
1、有条件的,优选核芯区域核芯板块,或是确定性较强的高能级板块;
2、对刚需而言,推荐重点关注交通、配套,能够满足一家生活所需即可;
3、选好区域/板块后,如果有多个楼盘可选,尽量多挑多对比,选择产品力更强、体验更优越的项目上车;
4、无论是选择新房还是二手房,尽量避免硬伤较多或者太过明显的楼盘,最起码居住舒适性不能太差,不然未来想要找人接盘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