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开市客),东莞狠下决心要引进了?
据笔者观察,东莞至少3次提到要引进这一项目:
① 2021年,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东城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里面提到了拟在东城樟村规划引进建设Costco门店。
② 2022年11月28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加快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出炉,明确要积极推动Costco在东莞布局开店。
③ 2024年3月20日,《东莞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文件发布,再次提及Costco门店落地。
希望东莞能带来好消息吧,毕竟多个选择并无坏处。
或许又有人会说,如今网购这么发达,实体超市都不好做了吧,Costco有啥吸引人的?
下面,就来“挖挖它的料”。
01
比山姆早7年创立,全球门店超800家
凭借3大特性“出圈”
网络资料显示,Costco品牌在1976年开始创立,比山姆还早(1983年)。目前它已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全球门店更是超过800家。
◇ Costco门店,图源网络
它与普通商超相比,在营销策略、商品策略、购物体验方面有着明显不同。
一、采用会员制,且用户粘性较高
Costco和山姆如出一辙的是,均是会员制商超。
它不同于传统的超市企业,并非主要靠商品差价赚取利润,更多是通过会员费来实现盈利。
据悉,Costco在美的会员年费是60/120美元。在中国大陆原价是299元,而通常新店开业期会有优惠,便宜100左右,199元即可入会。在小程序或APP,有时续费也减个几十元。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Costco官方网站指出,品牌全球会员已有1亿人。有报道称,在2022财年会员服务费占了其净利润的7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Costco会员在全球门店都可通用,享受同等权益;若不满意还可随时取消会籍,当年会费全额退还。
凭借豪横的权益和“保障”等等因素,Costco拥有较高的会员粘性水平,全球近91%的用户都会选择续费(网络数据,仅供参考),能为其源源不断地带来收入。
二、商品全球采购,“价格优势堪比折扣店”
为何一个每年需要会籍才能进入购物的门店,用户粘性会这么高?
主要是因为其商品品质较高、价格相对较低,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性价比好物。
网上资料显示,Costco严选4000款左右的全球好物,商品筛选有着严格标准,对质量要求较高。
商品整体数量不多,走的属于SKU“小而精”路线。不过,品类跨度并不算小。
小到一次性杯子、玩具,大到露营用品、德国高端厨房用具,甚至轮胎、血压计等等物品都能买到;甚至还能见到罕见的高品质商品、奢侈品品牌产品,比如黄金、钻石、茅台、欧米茄手表、阿玛尼服饰、爱马仕手提包等等。
Costco有着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直接与生产商合作、减少中间环节,甚至实现“买断式”经营。正如麦德龙有麦甄选,Costco也有其自创品牌--科克兰。
◇ Costco门店实景,图源网络
整体凭借批量采购+仓储批发+避免过度包装的特点,让成本尽可能降低,确保售价低于或持平市场价格,甚至比一些折扣电商平台还有竞争力。
据说,它家商品平均毛利率只有7%(网络数据,品牌严控商品毛利不得超过14%),低于山姆的毛利率,甚至比一般超市、电商的毛利率还低。
网上有种夸张的说法,Costco“价格优势堪比折扣店”。笔者简单看了看,Costco有的商品确实便宜,同种/同类商品同等量下比京东自营平台的价格还低。
◇ Costco官网价格,仅供参考
◇ 京东自营平台价格,仅供参考
三、多项免费服务加持,彰显尊崇感
服务优质的门店,往往更受青睐,海底捞、胖东来这些就是鲜明的例子。
根据Costco官方介绍,会员可享受轮胎安全检测/气压填充、听力测试、视力验光、食品试吃服务。
◇ Costco会员服务示意,仅供参考
据说,国外有些门店建有加油站,油价也有优势。
02
数量稀缺
中国大陆仅布局7家门店
比起山姆,开市客进入中国要更晚些,布局开店步伐似乎也不及山姆。
品牌官网显示,它在中国大陆仅布局了7家门店,分别位于上海(2家)、苏州、宁波、杭州、深圳、南京(尚未开业)。这么看,广东就只有1家。
◇ 图源Costco官网
最近东莞拟将引进Costco的报道传开后,笔者身边有朋友怀疑:很多城市都没,东莞真能够引进吗?
笔者则觉得这种说法并没什么依据,毕竟东莞也成功引进过一些品牌首店,比如位于汇一城一区的X11、位于环球经贸中心的京东Mall,都是华南首店。
东莞能够引进,也不是没啥可能。
03
中国大陆门店“逢开爆火”
市面上也充斥着一些槽点
世上任何事物都无完美,Costco也不例外。
笔者总结了下,网络上出现了这些吐槽声音:卖场装修简陋,高情商叫“极度朴素”、低情商叫“抠”;过道比较拥挤;商品标签位置放置不合理,不方便顾客查看;标签信息不够清晰明了;商品数量偏少......
Costco在华门店,清一色“逢开必火”,不过后来部分门店曾出现“退烧”情况,甚至一度出现了“会员退卡潮”。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虽然它的商品价格相对有优势,但整体走的是高品质路线,并非适合所有人。
话说,每件事物都有两面性,每个人对商超的体验追求也并不同,没有最好只有适合。假如Costco在东莞开店,您会去打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