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产股表现异常“抢眼”,罕见地出现大涨,而且在短短几天内出现了2次。
上个周五(4月26日),港股市场上房地产板块涨势凶猛,旭辉、融创、绿城、远洋、龙光、龙湖等房企,涨幅超过10%。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A股方面,滨江涨幅约9.9%、保利涨幅约8%,招商蛇口、新城、金地涨幅都超过了5%......
而在今天(4月26日),地产股同样是涨疯了。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A股房地产板块上演涨停潮,包括荣盛发展、福星股份、津滨发展、万科A等等,近20股涨幅超10%,其中万科A这次是自2021年后的首次再度涨停。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在没有涨跌幅度限制的港股市场,内房股的涨幅更显“暴力”。截至发稿,中国奥园、佳兆业集团、融创中国等涨幅超过20%,万科企业、领地控股、旭辉控股则上涨超过15%。
不管是不是暴雷房企,今天基本都是大涨。
资本市场,一般都是敏锐的。
有分析称,上周五的地产股大涨,主要与外资瑞银看多中国房地产的表态、一线城市放开限购的传闻有关;今天这波大涨,除了包括上周五的影响因素外,或还与成都等地出台利好政策、全国性大招的传闻有关。
传闻一:近期一线城市或会放松限购
业内有消息称,深圳、北京、上海将于近期优化楼市政策,比较重磅的是,放松限购。
当前它们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暖,已有出台的政策,预计效力也难以持续,继续放松具有现实意义;作为全国楼市风向标,还肩负着发挥传导效应的重任。
可能有人会说,近期上海楼市不是挺火的吗,也有放松的必要?
其实不然。一方面,上海近期火的主要是豪宅,而背后的原因离不开地段、价格倒挂等等,豪宅市场并不代表整体市场;另一方面,从当前的行情来看,还执行严厉的限购有点不合时宜了。
4月24日,有报道称已有深圳不动产登记中心、税务局等部门回应相关传言,“暂未收到通知”,看着是辟谣了。
◇ 图源财联社,仅供参考
不过,有媒体却持不同观点。受采访的部门不是住建局,而一般是由住建局来发布这类政策的,其他部门暂未收到通知,只是正式文件还没下来,不代表没有放松的可能。
今日(4月29日),晶报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消息,显示是深圳市住建局回应了,并不直接否定。简单来说,深圳放开限购仍有一定的可能。
◇ 图源晶报,仅供参考
而北京、上海,可能也会。
传闻二:全国性大招要来了
最近,市面上流传着这样一张截图,显示最近会有全国性大招,力度算是挺猛。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1、重点转向去库存
这方面的内容,包括以下2点:
-- 淡化“三大工程”
-- 让城投公司等收购存量房转成租赁房,参考江苏模式
看到这或许有人懵了,住建部前阵子才定调以发展“三大工程”作为构建房地产新模式的重要手段,全国多城也掀起了城中村改造潮,现在又说要淡化?
可能,这里的“淡化”主要是指减少新增住房供应吧。比如保障房建设方面,可以减少新建、多通过收购存量房达到这一目的;城中村改造方面,减少新建住宅的比例、提振其他业态的比例......
当然,以上这些仅是猜测,如果真是这样,应该会有相关细则说明的。
最近,笔者关注到多个城市在“去库存”方面“出招”,接下来是否会更多城市跟进、全国大范围地跟进,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小程序://东莞房产网/s5uGpVJhYpN0NqF
2、需求政策能放尽放,放开限购,放开价格限制,契税统一调降到1%
这里又提到了或会放开限购,可能对象不止一线城市、还包括了其他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方面上面有写,这里不重复赘述。至于二线城市,昨天作为出色代表的成都已放开了,剩下就主要是杭州、天津、西安了;考虑到当前政策主基调仍是偏宽松,它们也有可能会放开。
◇ 图源财联社,仅供参考
不止于放开限购,在系列需求宽松动作出台后,预计将会起到降低准入门槛、减少资金压力、提振市场预期等作用,都有利于减少观望情绪、刺激需求进场。
值得一提的是,网传上述政策是纲领性和方向性,未必会统一来执行,有可能是错峰;明天(4月30号)的ZZJ会议通稿会说得比较简单,只有“优化存量调节增量”之类的简单表述。
目前暂时不知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如何,且看明天的情况吧。如果明天召开ZZJ会议,且重磅定调房地产,释放了宽松信号、积极信号的话,那可能性就会大些。
其实,无论是一线城市放开限购还是全国性大招,都会对东莞楼市起到利好作用,能出当然是好事。
PS:上述信息尚未官宣,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方发布为准